『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章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第1/3页)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注释
经:儒家经典著作。
子:诸子百家的著作。
诸史:各种史书。
世系:帝王家族的世代相承关系。
终始:王朝的兴衰始末。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就可以阅读史书了。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朝代兴衰交替的始末。
心解
读史
这四句话是本章的引子。《三字经》提出读懂了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人们就可以学习历史了。古人认为,读史必须在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著作的基础上,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形成自己判断是非、认识事物的标准,不至于在读史时迷失方向,或者只记住了具体的史实而未能从中吸取教训。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了解自己的历史,总是会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正可以填补人类这种内心对于时空的渴望以及对于生存环境的恐慌。学习和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在一个更为宽广的时空里获得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历史是出于人们自己的内心需要。
另外,人们学习历史还有一个比较实用的目的——为了现在。人类的发展在于不再盲目于任何事物,而是有理性地从事某种事情,也就是说,人们要问个为什么,并且首先思考事情的逻辑性、合理性,并估计事情可能的结果,然后才去行动。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次,而且这句话的含义甚至比得上一本专著。因为历史囊括了人类发展过程中一切成功的规则与失败的教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败的重演。我们学习和认识历史,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接纳和改造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就能看得更高、更远。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让历史告诉未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非常重视历史的教育作用。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前车之鉴”的说法。古时的明君唐太宗也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实上,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也与他积极吸取历史教训,尤其是隋代两世而亡的教训是分不开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曾经说过:人们对历史感兴趣有三种原因:一是获得历史知识,二是获得智慧,三是认识人性。这三点都很重要。古人与今人最大的相通之处就是人性。人性的丰富,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善良,人性的丑陋,都可以从历史中看得清清楚楚。历史知识并不能直接让你致富,但是,它可以完善你的人生,增强你的文化品位。史书中充满了各种智慧,它成为今人的借鉴,因为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古人成功的智慧可以使我们获得成功的启示,古人失败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得到警示。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百家讲坛”栏目开播。栏目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力求做到雅俗共赏。2005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登上百家讲坛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带动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历史。在这种学习历史的滚滚浪潮里,一向特立独行的易中天教授又抛出了“历史无用论”,以提醒人们学习历史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想法。在一次访谈中,他这样说道:“历史当然有用,以古鉴今,读史明智。我为什么反复说没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现在的功利性太强了。功能说得太多,难免庸俗化。我强调历史、艺术的大用无用:百无一用但又不可或缺,必有大用。”历史不是试卷上的选择填空,也不是炫耀自己学识渊博的工具,它对我们的作用不是体现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渗透在人们的观念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历史这么厚重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敬畏和崇尚的态度。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注释
羲:伏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农: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上世:远古时代。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心解
三皇
我们在谈到中国历史的时候,就会经常提到“三皇五帝”,并将之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只不过是实力较为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秦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把那三皇五帝的名称各取一字合成一词,自称为“皇帝”,以示其地位的崇高无比。
“三皇”的说法是在战国晚期才出现的。另外我国传统对“三皇”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说法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有的则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也被《三字经》的作者采用。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也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这个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他聪慧过人,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又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便画出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八卦也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并经常与女娲一起出现。传说,上古时代曾发生过一场罕见的大洪水,世间只留下了伏羲和女娲兄妹两人,于是他们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再度使我们民族繁荣起来。
继伏羲以后,神农(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不是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此外,他还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的是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传说神农的样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五脏六腑清晰可见。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于是,神农决定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什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他把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作为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加以注意。后来,由于神农氏服了太多种毒药,积毒太深而身亡。
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战中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在他的统治下,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数学、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都是他的后裔,他们的部落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因此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因此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是今人祭祀黄帝的日子。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注释
唐: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尧。
有虞: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
揖逊:谦让有礼。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把帝位禅让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心解
二帝
除了“三皇”之外,我国古代传说中还有“五帝”。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三字经》的这四句话主要介绍“五帝”中的尧帝和舜帝。人们经常用“尧天舜日”来比喻太平盛世,以“尧舜之治”作为后世帝王德政的典范。生活于中唐时期,目睹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大诗人杜甫也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作为其一生的政治抱负和追求。可见,尧帝和舜帝是古时人们心中圣贤的典范。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是黄帝的后代,是帝喾的儿子,因封于唐地(今河北境内),故后人称为“唐尧”。唐尧即位后,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政绩卓著。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因此尧就祖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奠定了我国农历的基础。他还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对部落的管理和他本人发表意见。尧在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尧晚年的时候,想找一个贤能的接班人,他为此到处寻访,后来人们一致推举舜。尧听说舜很贤德,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经过一番考察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全部职权让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史记》评价尧帝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他是颛顼帝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型,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警戒人们;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天下人心悦诚服。通过这样的整顿,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为禹在治理洪水方面成就卓越,因此舜在晚年禅位于禹。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注释
文武: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位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心解
三王
夏、商、周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著名的时代,它们的开国之君大禹、成汤、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贤明的君主,后人称之为“三王”。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是与尧、舜并称的传说中的古代圣王,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以及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亲是鲧(gǔ
),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夏伯。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尧就让禹的父亲去治水。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用堤坝挡水的做法,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了大海中去。当时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他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因此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在治理水患的同时,大禹还积极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他为当时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难怪孔子对大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孔子认为禹王的功德是无可非议的:禹自己饮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却非常丰富,这是至孝;平常他只穿粗恶的衣服,然而朝衣则讲究华美,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宫室,所以宫室很简陋,却尽力来为农民修建沟渠,以利农田,这是厚爱百姓。孔子说了这些事实以后,再次夸赞“禹,吾无间然矣”。
公元前2070年,帝舜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改定历日称为夏历。禹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打破了禅让制度,开创了子继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
成汤,名履,又称武汤、大乙、天乙,是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商汤。商原为夏的属国之一,生活在黄河下游。他本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君王荒淫无道。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汤看到夏桀的无道,决定推翻夏朝。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个小国,后经过十一次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剪其羽翼,之后一举灭夏,历史上称之为“鸣条之战”。鸣条之战是我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公元前1600年,汤正式建了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史称“商汤革命”。
周文王,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也称西伯昌。他继承先人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先人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部落。他对内奉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招贤纳士,对于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这引起商纣王的不安,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在囚禁期间他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即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被释放后,他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明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文王姬昌次子。他即位后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他审时度势,将都城扩至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内),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8年,武王在孟津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两年后,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诸侯,挥师东向,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开启了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
夏、商、周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夏、商、周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众多小国中的一个,只是它们的实力比较强大,受到其他小国的拥护,担任主持公道的角色。儒家对这三个朝代有着独特的看法。儒家认为,尧、舜、禹的时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而夏、商、周只能算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小康社会”。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小康社会”最早的历史渊源了。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注释
家天下:把天下作为一家的私有财产。
夏社:夏王朝。古人把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祭礼称为“社”,后来“社”与“稷”合称“社稷”,代表国家。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统治。
心解
夏朝
夏朝(约公元前2146—前1675年),始于大禹,终于桀,共有十七位统治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相揖逊”禅让制度的最后一位受益人,史书上记载,与大禹一起治水的皋陶之子伯益功勋卓著,理应是禹的继承人,但禹死后人们爱屋及乌,拥戴了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夏王朝建立以后,夏王朝内部的贵族有扈氏反对夏启即位,启动用军队镇压了有扈氏的叛乱,才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夏启在位十年后去世,其子太康继立。太康治国无方,追求奢侈淫乐的生活,由此发生太康兄弟五人争夺王位的斗争,在太康的孙子相统治期间,东夷的后羿趁夏朝内部王权之争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夏朝自此中断了四十年。相的儿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少康死后,其子予即位。予重视发展武装和制造兵甲,形成了夏代中兴的局面。夏王朝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中兴稳定后,到孔甲时,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逐渐走向崩溃。从孔甲经皋与发,到履癸(即夏桀)内乱不止,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国语》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日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一些正直的大臣向他进谏,他却厚颜无耻地将自己比作太阳。百姓得知后,纷纷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而这时,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夏朝人们努力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此外,畜牧业也有一定发展,马的饲养受到很大重视。
夏作为上古三代之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注释
纣:商朝最后一位统治者纣王。
成汤起兵灭掉夏王朝,建立了商朝。大约六百年之后,到了商纣王统治的时候,商朝灭亡了。
心解
商朝
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前后经历了31位统治者,延续了将近六百年的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传说,商人的祖先是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地,开始兴起。关于契的出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已经成为夏国东方的强大部落。公元前1600年,成汤在贤臣伊尹的辅助下,一举灭夏,正式建立商朝。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因此,商朝的实际统治范围要比夏朝大。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伊尹努力教太甲如何做一个好君王,但是太甲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三年后,迎回太甲复位。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伊尹因此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已、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因此商人称太戊为“中宗”。商朝中期,国力衰败,诸侯不朝,各种矛盾交错,危机四伏。盘庚为了挽救王朝的危机,于大约公元前1300年不顾当时权贵的反对,强行将都城迁至殷,并进行改革,推行成汤的政治,革除奢侈恶习,使局势得以安定,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迅速发展,史称“盘庚迁殷”。从此,直到商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间再未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殷朝。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各方国,大大地扩充了商朝的疆域。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帝辛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他天资聪颖,不仅体格魁伟,而且能言善辩,但好酒色、喜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除此之外,商纣王非常残暴,制定了很多严刑峻法。纣王在危机日益加深时,还大规模地对周边部族用兵,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在现在看来,商纣王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使商朝疆域得以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公元前1046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商王朝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了人工养殖淡水鱼。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商朝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除此之外,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上面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因此称为甲骨文。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现在还形成了专门研究甲骨文的学科“甲骨学”。
在商朝统治的同时代,古埃及王国的统治已进入鼎盛时期,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正在崛起,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帝国也在崛起。它们和商朝东西辉映,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注释
最长久: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前后经历了三十七位统治者,八百多年。
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心解
西周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周朝共延续约800年的时间,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期最长的朝代,因此《三字经》说:“八百载,最长久。”
周族是西方一个古老的民族,灭商之前,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神农的“后稷”。后来经过公刘的贤明统治,周族开始兴旺起来。《史记·周本记》说:“周之兴自此始。”公刘下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姬昌(周文王)即位后,“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史记·殷本纪》),为灭商奠定了基础。其子姬发即位,称周武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于公元前1046年杀死商纣王,建立了商周。
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当国,成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不服,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周公旦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东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周公还制礼作乐,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西周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分地区。
成王死后,即位的康王继承先王的事业,勤于政事,平易近民,社会更加安定。武王、成王、康王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四代周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周昭王作为天子,竟然在南征楚国的回途中沉水而死。其子周穆王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但是难以改变西周逐渐衰微的大势。之后,经过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四代,加上周围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位的周厉王,不仅不采取安抚民众、发展生产的措施,反而贪财好利,暴虐无道,压制民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他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制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对大臣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忠告听而不闻。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国人(平民或庶人)在都城镐京发动武装暴动。周厉王仓皇逃跑,死在外地。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同时这(共和元年)也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后来,周厉王的儿子宣王即位,整顿朝政,出现了短暂的“中兴”。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重。幽王在位期间,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为博取褒姒的一笑,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兵临城下,周幽王急忙命令点燃烽火,但是诸侯们之前上当的次数太多,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周幽王被杀。后来诸侯们拥立幽王的儿子继承王位,是为周平王。平王将国都迁至东都,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以此为标志,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中国文明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周人从其始祖时起便非常重视农业,整个西周时期,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一时期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农具,农作物种类较商代有所增加,而且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对土地肥力的保护,采用了休耕制。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还有在铜器上铸刻的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周朝礼仪制度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由于儒家的推崇,周礼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注释
周辙东:指平王东迁。
王纲:王朝的统治。
坠:松弛、衰落。
干戈:泛指武器,这里指代战争。
游说:说客们来往于各诸侯国之间,说服君主接受他们的主张。
五霸:春秋时代的五位霸主。
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
自平王东迁后,周朝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希望通过游说有所作为的人蜂拥而起。东周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先后有五位诸侯成为霸主。战国时,七个强大的诸侯国被称为“七雄”。
心解
春秋战国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变时期。
春秋时期,得名于孔子修订的《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平王东迁以后,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周天子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诸侯国之间经常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biquluo.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