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1章 生存之道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591章 生存之道 (第2/3页)

    九十年代鼎盛时期的凯源建材厂,生产规模比原来扩大了整整三倍,职工数量接近万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企业效益好,加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西部企业,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凯源建材厂这辆车况并不太好的卡车,被推上了上市的快车道。

    因为跟上市公司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差距,企业出钱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包装,再经过一番运作,企业更名为凯源公司,并在第二年成功上市。

    企业上市后的头几年,基础建材市场仍然比较稳定,业绩还说得过去,但他们从股市筹集的资金,不知道该如何使用,管理层只好指示财务部门,将大笔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

    “不得不说,凯源公司错过了最好的发展壮大机遇,如果我们有前瞻性,事先把新项目确定下来,企业从股市的融资,恰好可以用来发展新项目,现在就不会是这个局面了!”

    因为听到关云天介绍昌达集团的情况,与之对比,老朱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感叹。

    其实,那个时候老朱只是凯源公司总经理,虽然他跟当时的董事长和其他董事会成员,都是地方政府下派的干部,但董事长是法人代表,行政职务比他们都高,在那样的氛围下,尽管名义上董事会也是公司的民主决策机构,实际上其他成员基本没有多少发言权。除了董事长的一票否决,地方政府有时候还要指手画脚,对公司事务横加干涉。

    当然,以老朱为首的其他董事会成员也乐得个清闲,即使他们知道上市公司有大笔闲散资金趴在银行,宁愿让那些资金沉淀下来,也没有人提出拓展公司业务的新想法,因为一方面得不到主要领导的支持,还给领导添麻烦,另外,公司好坏跟自己没啥关系,既省心又轻松,工资一分不少挣,何乐不为呢?

    但是,那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古训,不是没有道理的,迟早会得到应验。

    虽然基建市场直到现在一直火爆,但凯源公司上市五六年后,建材行业的情况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因为这个行业门槛不高,不出几年,全国各地不知从何时冒出了大大小小无以计数的建材企业,而且以民营企业居多,他们经营灵活,企业负担很轻,即使在凯源公司所在的当地,也对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凭借地方国有企业在土地使用和股市融资的便利条件,凯源公司在开始阶段尚有部分竞争优势,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两年,在民营企业灵活多变的机制面前,凯源公司被多家企业围攻,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原来拥有的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从最初在当地建材市场的垄断者,变成了后来的苟延残喘。

    因为连续多年业绩下滑,企业年报惨不忍睹,在监管机构数次警告无果的情况下,凯源公司终于被勒令停牌。

    自那以后,不仅当初在股市融得的大笔资金早已作为工资发放给了职工,而且维持凯源公司日常支出的资金都需银行贷款。

    三四年以前,原任董事长因到了退休年龄而离职,作为凯源公司总经理的老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董事长。老朱接手后,公司状况他比谁都清楚,因为公司主业基础建材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老朱跟新班子成员也想过改变现状,他们跟外界接触过一些新项目,且不说新项目是否可行,即使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