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08章 协和裁员是宝贝 (第3/3页)
全部是呼吸内科或者胸外科的,那我最欢迎。
护士要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相貌好差我不作要求,但工作一定要细心、认真、听话,另外最好要有高中或护校学历,如果还懂英文的话我同样最欢迎。”
现在刘胜利和屠斌都是满脑子载员,恨不得林三七再多加几个人呢,根本不为难。
刘胜利问道:“一个医院要25个人,够吗?你这要求对别人高,对我们两家医院一点都不高,要不再多来几个?”
10多年前,也就是民国时期接受的西医教育,这批人可不得了,基本上都是留洋回来的,个个是医学界的顶尖人才。
但是这批人有一个严重的成份问题,要么是大地主出身,要么是资产家庭出身,再加上留洋经历,林三七相信这批人现在日子并不会太好过。
跟12位老国宝一样,要么……要么……
反正好处永远轮不到,裁员或者戴帽子却一个也跑不了。
林三七把这批人弄到中医院来,以临时工的身份养着他们,一个是对这批西医宝贵人才的保护,第二个也可以帮助自己的肺结核事业的规范化。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行,隔行如隔山,中医生毕竟专业不对口,大学生嘛缺乏临床经验,都用得不趁手。
林三七认真思索,“多来几个也不是不行……”
沈院长赶紧打断掉:“行了行了,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加50个名额就要我的命了,不能再多了。”
屠院长有些担心:“那小林同志,这50人的编制你怎么解决?”
林三七摇了摇头,按住了想要发飙的沈院长:
“编制没办法解决,现在国家把编制卡得很死,我给你们50个编制,就要清退我们中医院50个职工,那我可就真成为中医院千古罪人,要被万民唾弃的。”
沈院长和围观的中医院职工们悄悄松了一口气。
刘胜利和屠斌一听,眉头就皱了起来:“没有编制,那怎么留在首都?怎么解决吃饭问题?”
林三七指了指院子外面成片的玉米地笑道:
“这就是我们中医院的成功经验了,可以把这50个人以中医院临时工的身份留在首都,户口暂时挂在集体账上,我每个月还是按正式工的工资标准和粮食给予发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那,那这些医务人员的家属呢?”
“家属更好办了呀,参加我们农场的农业生产呀,凡是下地干活的家属,我们都视同为临时工,同样可以发粮食的,养活自己没问题。”
沈院长听到林三七准备把这批人当临时工养,心里松了口气,多一些口粮对其他单位来说是要命的大事,但对中医院来说,小意思。
只要不占正式编制名额就行,养几个人就养几个人吧。
而且沈院长心里清楚,协和和数字医院的医生护士,出来个个是宝贝,怪不得林三七会眼馋了。
“老刘,老屠,行吧,既然林三七同志开口了,那我做院长的也就答应了,这50个临时工名额我给了,待遇也参照正式工,怎么样,我够大气吧。”
刘胜利和屠斌两位院长这时候真的服气了,伸出大拇指:
“老沈,这次我对你是真服气,你们中医院是真的猛,日子是真好过。”
林三七这时候给两位院长吃了另一个定心丸:
“其实留在首都,将来一切皆有可能,万一等粮食危机解决了,全社会不缺一口吃的了,医院又要重新招人了,做生不如做熟,各大医院肯定优先照顾老职工,对不对?”
刘院长和屠院长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说得对,如果有一天医院重新扩招,我们肯定招回被清退的老职工!”
“就是,咱们不能让自己的职工们受苦啊!”
林三七心想,这个时代的领导真好,真的全心全意在为职工着想,有一种大家长思维。不像后世,职工就是被压榨背黑锅的,是自己成功的垫脚石。
想到这一点,林三七决定继续画个大饼:
“而且就算医院不扩招,你们想,只要我们中医院的肺痨科真的办起来了,真能在全世界率先攻克肺结核这种传染病,那我们肺痨科完全是前途无量啊。
到时我们完全可以成为院中院,甚至独立建院也不是问题。万一有机会挂一块首都肺结核医院的牌子,这不就有了工作名额,那这50名医生护士又将重新拿到编制,你们说对不对?”
刘院长和屠院长一拍大腿:“说得对!”
沈院长的胡子要翘起来了,“好哇,你小子野心真不小,还要独立建院?”
林三七赶紧安抚道:
“沈院长,沈伯伯,你消消气,我要不这么说,那些高水平高文凭的医生护士怎么肯到我们中医院来?只要画好大饼,才能引得凤凰来呀。”
沈院长一想也是,没有好的条件怎么留得住人才?
再说了,如果林三七的肺痨科真的成功了,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到时他是不是院长还两说,管他独不独立呢。
刘院长和屠院长长叹一口气,跟当初的沈院长一样:
“行吧,回去我就安排人,希望你能善待我们的职工。”
潘晔有些奇怪,悄声问道:
“三七,你为什么要求医生护士都要会讲英语啊?我们连国外的医学杂志和教科书都不能看,更别提出国了,哪怕要学也是学俄语呀。”
林三七嘿嘿一笑:
“以前没机会,以后说不定出国机会会有很多,学好英语,走遍全世界都不怕。你也要抓紧时间学,到时你可是科主任夫人,要起带头模范作用的噢。”
潘晔脸又红了一下,轻轻点头:
“行,我们7个大学生英文基础还好,就是你们中医院的子弟兵英文不行啊。”
民国时期,国内是开设英语课程的,后来解放后改为了俄语课程,后来1956年开始国内大学再次开设了英语课,一直到陆陆年停止。
所以潘晔这批大学生刚好是学过英语,也学过俄语的,绝对是精英人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