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360章、嘉靖朝第一个入庙的功臣 (第3/3页)
是有偏见的。
既然如此,现在为何不可把这件事拿出来作为威胁?已经不是正德十六年了,皇帝的大位稳如泰山……
“大宗伯这话重了,江南自然是大明之江南……”
寂静中有个人刚刚开口,忽然听闻西面传来闷闷的钟声。
他们疑惑地看了一眼国策殿中的座钟,还没到整点啊。
随后,钟声络绎不绝,众参策顿时心头一凛,目光看向了空着的那把椅子。
这是从定国公徐光祚去世时才有的惯例,重臣离世,皇明大学院中的钟楼鸣钟九响,以示哀悼。
徐光祚之后,还只有顾仕隆享受过这种待遇。
费宏肃容缓缓站了起来:“只怕是三南公走了,今日先议到这里吧,该去送一程。”
人人心头都涌起巨浪,军务会议总参谋离世了,还是在任上离世,下一任是谁?
但这件事,并不在国策会议的讨论范围之列。军务会议总参谋由谁担任,全凭皇帝一言而决,因为那涉及到军权。
现在,这至关重要的一个位置,却又仍旧沿用以文制武的思想,由文臣担任。尽管名义上只是赞画参谋,却已经越来越重要,管着平日里的军纪、军备、战训,还有战时的调兵决定。
杨一清病重,已经想过这件事数日的王宪,甚至陈九畴都心头一动,随后将他们眼底的那丝渴望掩在了眼底。
总宰的位置离他们很远,但总参的位置离他们很近。
京城之中,钟声并不能传得很远,毕竟正阳门外京城外城中的新钟楼还在建,那里将来会有一个更大的钟。这样一来,中轴线上内城北部有旧的钟鼓楼,外城也有新的大钟楼,方便将来规模更大的北京官民。
但是如今内城的百姓们,都听到了那九声钟响,知道是有极为显赫的重臣离世了。
消息要先传入宫中才会下令去鸣钟,所以杨一清府上已经一片缟素的消息自然很快被更多人知晓。
而一些人则开始讨论下一个话题了。
“都说于公配享太庙后,新朝功臣将来必有入庙者。杨阁老还活着,自然不会议。现在杨总参离世了,还有谋划宣大一战阵斩鞑子大汗的不世之功,不知能不能入庙。”
“难说。靖国公离世时,不也这么说吗?为陛下平了湖广叛乱,一战从侯升公,开了再封国公先例,最后也没这等恩荣,儿子也只是袭封靖国侯。”
“那可是阵斩鞑子大汗的不世之功!”
“但如今三边不是连年有寇边吗?鞑子只是死了个大汗,又不是死绝了……”
作为礼部尚书,严嵩当然要忙碌起来了。以杨一清的地位,自然是陛下赐葬赐祭,由朝廷负责杨一清的丧葬花费,给与恩荣。相应的,赐谥、追赠官职、恩荫,那都不会少。
到什么规格,要看皇帝的态度。
他不是没像其他人一样想着杨一清有没有可能入庙,但是总觉得杨一清可能还差一点点。
论谋划,当时可算是集体智慧,起始是皇帝的大胆想法,中间有数人赞画完善细节,后来也是战局不断变化、王守仁抚定朵颜三卫创造的战机。
论作战,是俞大猷、郭勋在大同先死命抵住了套虏可能造成的肆虐,是陛下御驾亲征稳住了宣府那边因为虞台岭、万全右卫溃败而可能彻底丢掉的军心,是落汗沟一战中李瑾、傅铎、严春生、李全礼、朱麒等人的搏命死战。
叙功之时,杨一清婉拒了诸多升赏,也是他自认并没有太大功劳,只是总参谋应该做到的。
但是到了杨府,以礼部名义先安排丧礼前期事宜时,宫里的圣旨到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骤闻杨太保公薨逝,大明失一柱,朕哀痛煞。杨卿博学善权变,尤晓畅边事,德才一时无两。十八岁入朝,一生为国,四朝皆有功。总参四余载,鞠躬尽瘁,殉国而忘家。今骤离世,朕既失肱骨,复失良师。着礼部赐祭、议谥,工部赐葬,务求哀荣。杨卿应宁追赠太傅、安宁伯,神主入庙,待朕千秋后同飨血食。其子邵芳,封安宁县爵。钦此。”
杨一清唯一的儿子并没有很高的才学,没有出任什么官员。
现在听闻圣旨如此,不禁泪流满面,哭着谢恩。
严嵩呆呆地看着这一切,心头巨浪汹涌。
嘉靖朝,有了第一个明旨入太庙的功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