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6章、目瞪口呆收割器  靖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76章、目瞪口呆收割器 (第2/3页)

下传递的重任,还得实现陛下所说的“利用驿站系统服务百姓、促进消息和物资往来、减轻地方驿传派役压力、降低驿站系统财政压力”等目标。

    对刘瑜来说,是太新的东西。

    好在作为蒙殊恩续封的诚意伯、作为通译局的总裁,他有很多向皇帝请教的机会,也获准在通译局内部聘用专才、有奏请授品衔和恩衔的资格。

    另外,皇帝给通译局的“启动资金”,既有已经建设好的全国驿站系统的资产、人员体系,还有足足五十万两银子。

    现在刘瑜同样期待这一份报纸送至全国,因为在这一期上,诸家企业都先像陛下说的那样,拿出了五十两银子刊登了广告,向全国招聘人才。

    新词很多,企业这词是皇帝说的,广告也是皇帝说的。

    大家确实都很缺人,改制出来的原先各衙里,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仍旧保留文官身份。

    刘瑜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前来应募。

    ……

    高端人才难以招到,但只要有工钱,负责投递的员工是好招募的。

    京城的人本就多,驿站也本就有一些人。

    通译局北京站设在原先的会同北馆。

    会同馆的原址是顺天府燕台驿,几经扩建后,现在共有南北两馆,总占地面积逾四十亩,大小房屋达到近五百间。

    这会同馆本是用于四方藩夷朝贡时居住的,现在却将南北两馆尽数给了通译局。

    其中,南馆的面积更大,通译局的总部就在这里。

    它的西边紧挨着上林苑,再西边就是太医院、钦天监、御药库和鸿胪寺,西北面隔着上林苑是兵部、工部,正北面就是翰林院。

    会同馆向南的正门就设在东江米巷上,这条街巷后来几经改名,变成了东交民巷。

    而会同北馆则离东华门更近,它就在后来的王府井大街东面。

    现在会同北馆这通译局北京站,忙碌无比。

    “列好队伍,一一领签牌和派单。”

    在西侧用原先馆舍改成的派递处里,许多高矮不一的人正排着队。

    他们每人本来穿的衣服不同,但现在人人都罩着一件没染色的布褂子。褂子布料很便宜,但样式相同,前面胸口缝了个绣片,上面的模样像是不带穗的双联结,下面还绣了个“驿”字。

    整件衣服,成本最高的恐怕就是这个绣片,虽然绣片也没怎么追求精致。

    但那毕竟是整件衣服上最精致的地方。

    而他们每个人还都有一顶帽子,这帽子就要好多了。

    一般人哪会戴帽子?儒生、大官才常常戴,帽子是有身份、有修养、知礼仪的表现。

    这个帽子,竟很像许多儒生喜欢戴的飘飘巾、逍遥巾,只不过帽顶像屋檐一般的前坡、后坡都更宽大一点,颇可稍挡小雨。

    帽子的前坡上,同样有那个绣片。

    除了大明的官员、衙役,现在通译局的员工们,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制服”,尽管很简陋。

    但是他们很兴奋。

    兴奋的点还包括,他们的身份叫做员工,是通译局一员的意思,并不是临时征调来的役夫。以后,有稳定的工钱。

    现在,队伍最前面的员工方三虎紧张地领到了三样东西。

    一个鼓鼓囊囊的宽大布包,一个上面刻了通译局北京七十三字样的木签,一张已经写好了数列字的纸张。

    而后,他又紧张地伸出手指:“吉管事,按这里?”

    “按这里!”面前管事点了点头,“五十份,若是漏送了错送了,派单上签收有误,章程都跟你讲过了。”

    “小的知道,小的知道。”

    方三虎在他指着的地方按好手印,然后把手指在自己穿的裤子上擦了擦,这才背好那个有些重的布包,一手拿着木签一手拿着派单赶出去。

    他负责送的是国子监那一带。

    按之前站里负责与那边核对的秀才说的,国子监要送二十份,旁边还有几个小衙门、五户官老爷家里都要有送。

    方三虎已经上过门,该谁签收他知道。

    今天,他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签牌:北京七十三。

    现在需要送的只是这个报纸,接下来再送一趟那个《嘉靖字典》,但以后也许还有家信、有新的人家。

    七十三号签牌在站里账册上记录的送的东西越多,他的工钱就会越多。

    方三虎并不想后面有的新的地方要送就不认识人家、不认识上面的字、总需要去请教站里的教字秀才。

    这字还是要多认识一些。

    一路奔到自己负责的地方,方三虎直奔国子监。

    负责签收的自然是门房,但这门房虽然得到过祭酒交待、也见过方三虎本人,现在却也犯了难:“还要签收?我又写不来字,也担不了这干系。你先候着,我看看典簿在不在。”

    方三虎没办法,只能先在这里等着。

    有进出的监生看到了他,被他奇特的打扮所吸引。

    “驿?”有人颇为有趣地说道,“如今驿卒换了新装束?”

    “区区驿卒,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