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一章:接应  犁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百三十一章:接应 (第3/3页)

    “这信心啊,比金子还珍贵。”

    王昌懂了,于是弯腰向刘备一揖,随后道:

    “末将愿听谒者调遣,望谒者不念门户之见,挽狂澜于既倒,救我数万大军性命。”

    刘备忙扶起王昌,正色道:

    “王校尉将我刘备看作什么人了?我刘备作为大汉宗亲,早就将毕生投入到兴复汉室的伟业中。休说这数万大军是我关西的菁华,就是这数万人的性命本身就是大事。我刘备必将竭尽所能,与王昌共渡难关。”

    之后,刘备就具体询问了王昌可有做过类似的预案,当得知王昌曾打算以玉璧为核心,沿着汾水构筑防线的时候,刘备对王昌的欣赏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玉璧这个地方,他之前沿着汾水前进的时候见过,可真谓一处险地。

    他当时还感叹谁会在这个地方修建壁垒,能抵十万之师,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个王昌。

    现在听得王昌已经有了方略,刘备当机立断就让王昌将临汾的粮秣尽数迁移到汾水以南,然后驻扎在玉璧。然后他自己和王昌要了五百兵,决定前驱至雀鼠谷一带接应大军。

    刚刚王昌的做派实际上已经将指挥权交给了刘备。王昌是一个中级军吏,上面也没什么关系,只有一个胡轸作靠山,现在还生死未卜。

    如果是他自己决定放弃临汾,带着丁口、粮秣迁移到汾水以南,王昌可能有过无功,甚至会被当成战败的替罪羊而处死。

    但现在有刘备做决策,结果就不同了。这种情况下,有天子背书的刘备无疑是最佳的人选。虽然有没有功还不确定,但这过至少不在自己头上。

    于是,有了刘备的支持和战台后,王昌当即就开始准备起来。

    也许这就是小人物的无奈吧,能扛事比能办事更重要。

    ……

    当天,刘备带着自己的郎官团和五百临汾兵饱食一顿就向北出发了。

    临行前,他又和王昌要了一位会幽、并、凉三地话的军吏,刘备自己本身是会讲京都正音和幽州话的,但他不懂并、凉话,所以单要了一个这样的人才,怕遇到凉州籍的吏士,沟通不便。

    他们沿着汾水东岸一路前进。

    在路上,刘备也希望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觉得胡轸作为关西名将,应该为人周密,可以化险为夷的。

    毕竟刘备很清楚,关西现在的局面是非常好的。

    刘备就是从关东过来的,在他看来关东朝廷已经是日暮西山,而关西因为董卓和刘协的配合,反呈现出一种勃勃生机。

    在刘备的预估中,以现在的局面,也不用多,大抵半年就能收复京都。到时候,有关陇益为后方,以京畿为东方的前进基地,收复关东诸州指日可待。

    但谁知道就在关西勃发的节骨眼子上,泰山军突然就南下并州,很快就席卷到了太原。

    本来关西不出兵的话,最多也就是损失一个并州,虽然外部地缘形势会恶化,但实力并不会折损。

    但现在如果将这五万精锐关西兵丢在介休,那就是伤筋动骨。到时候,这天下局势真的就受那泰山军予给予求了。

    那时候,他如何再给恩师报仇呢?

    想到这里,他急忙催促部下们加速前进。那些诸刘郎官们也知道现在形势关键,咬着牙坚持下来。

    五百多人一路向北,当夜就宿在了一处驿站。

    这里距离永安只有二十里,换言之他们一个下午就跑了二十里路。

    宿在这里的时候,诸刘郎官们还好,他们都骑着马,而那些临汾兵就颇有怨言,小声的咒骂着这个操着幽州口音的外乡人。

    对于这些,刘备早就习惯了。现在距离永安还有二十里,到现在还没碰到过一个溃兵,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就在刘备他们宿在驿站的时候,他们听到了巨大的嘈杂声,刘备咯噔一声,忙出驿站向外查看。

    只见北面黑暗中的山脊线,突然就出现了一条火龙,有数不清的人马正从那里奔来。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