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杀器问世  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杀器问世 (第2/3页)

    而这栖霞,无非将来可能是第二个夫子庙而已,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真的能给朱棣带来财源。

    啪啪啪啪啪……

    就在此时,爆竹声是从远处传来的。

    甚至还有一个冲天炮,轰隆一声,声震瓦砾。

    当下,朱棣与徐辉祖便朝着东北较为偏僻的角落走去。

    这里道路更为宽敞,而远处,则是一个巨大的建筑。

    朱棣依稀记得,这建筑,似乎在去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平整土地在修建着什么了。

    当时,朱棣还以为是营造张安世的府邸。

    可现在看这巨大的建筑,一排伙计站着迎客。

    不少读书人狐疑地站在门前徘徊。

    这里占地很大,有数十亩之多。

    很快便听到有人吆喝:“请进,请进……今日免费,免费了……”

    没多久,朱棣与徐辉祖二人便到了门前。

    抬头,赫然看到一个巨大的牌匾:“栖霞图书馆。”

    图书……

    朱棣和徐辉祖面面相觑。

    “陛下,这是什么名堂?现在的青楼,都叫图书馆了吗?”徐辉祖很费解。

    朱棣:“……”

    进去的读书人不少。

    有不少是来买文房四宝的,因而在这街上闲逛,这里动静大,又挂着图书馆的名号,更是声称今日免费,一下子……便吸引了许多的目光。

    至于张安世,那是铁定不会出现在门前迎客的,毕竟……现在张安世揽客的作用为负,可能会挨打。

    朱棣也没有犹豫,眯着眼,低声道:“朕非要进去好好瞧瞧,这里头是个什么名堂。”

    随即便进入了这大宅,便见这大宅里,坐落着十几个阁楼。

    每一处阁楼,都挂着牌子,有《唐宋诗词》,有《孔孟程朱诸学集注》,有《音律话本》,有《秦汉诸遗书》,有《二十三史及野史遗集》,有《唐宋元遗篇》,有《本朝诸文集》……

    一个个的牌子,看得人琳琅满目。

    朱棣一看,皱眉道:“这……这是什么……”

    可是……不远处,却有读书人惊喜道:“快看……快看,走,我们去那儿瞧瞧。”

    说话的这几人,正是曾棨几人。

    他们这一次约了更多的同年一道来,此时,这七八个读书人,已是一下子冲进了孔孟程朱朱学集注之中。

    很快,有人大惊道:“天呐,这里竟有刘向的《刘子政集》。我寻了许多年都不曾见……”

    许多人目光热切地看着这楼中一排排的书架。

    里头的书册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曾棨的脸色也随之变了。

    他自诩是当今吉水年轻才子第一人。

    这固然是因为家学渊源,曾家为了教育,有自己的书斋,书斋里也存着大量祖祖辈辈抄录来的各种书籍。

    在这种文化熏陶之下,再加上吉水县的文风鼎盛,经常与人交流,才造就了纪念日的曾棨。

    可是……即便是如此,他看到这浩瀚的书海,都不禁为之欣喜万分。

    这还只是一栋小楼。

    而像这样的小楼,有十几栋之多,分门别类,一部部的书,数都数不清。

    这就如一个人,一下子走进了宝库之中,这种喜悦,是寻常人无法替代。

    这个时代,因为印刷成本高昂的缘故,所有人对于知识的渴求,靠的多是家学,学堂里所学的知识,大抵都比较粗浅。

    因此,许多世家大族,非常注重藏书。

    他们会想尽办法,去搜罗各种书籍,甚至很多孤本,进行抄录,然后藏于家中,秘不示人,只供自己的子孙后代阅读。

    可即便是有再显赫的家世,家里的藏书其实也是有限的,一方面可能家道中落,书册遗失,也有可能保管不当,子孙们不爱惜。

    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一个家族再如何努力,也无法将天下的书籍收入囊中。

    像曾棨这样的人,已算是家学渊源深厚,可他阅读过的书,本质上,相对这浩瀚书海而言,不过是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罢了。

    对于读书人而言,若是能得到一部仰慕已久的书,就足以让他欣喜若狂,因为书籍是宝贵的,而且搜罗书籍,费时费力,花费的代价太大了。

    读书人之所以能高高在上,本质上利用的也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

    寻常人要读书,太难太难了。

    即便是殷实人家,如曾棨,看着这许多的书册,绝大多数也是未曾拜读过。

    有些书,他久闻其名,但是无法去阅读,难免心里生出无穷的遗憾。

    可在此……

    “啊……是西汉刘向的《刘子政集》?里头是否收录了《战国策·叙录》?我一直在寻此文……”

    刘向乃是西汉的宗室,曾经奉命在朝中修书,而且此人也是荀子的弟子,荀子是儒家承上启下最重要的人物,而要研究荀子的思想,通过刘向文集,才可掌握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快看,这里有刘韵的《古文尚书》。”

    “哈哈……”

    “不可喧哗。”有人大声喝道。

    于是乎,所有人的声音都轻了许多。

    大家连走路都蹑手蹑脚起来。

    每一个人都暗暗地激动,在这书架旁,正摆着一张张的桌椅,于是寻了书,便坐在桌案跟前低头去细细看起来。

    这真的有点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的意味了。

    很快,十几个楼里竟是满座。

    里头本可容纳数百人,但现在进出于此的竟有千人之众。

    没有座位的,索性便站着低头看书。

    朱棣和徐辉祖对视了一眼,然后朱棣发现徐辉祖正用一种看猴子的眼神看着他。

    这让朱棣心里不忿,他低声道:“图书……图书……张安世这家伙,搞来了这么多书,看来……他是早有准备……这东西,比青楼厉害。”

    诺大的读书馆里,安静得可怕,可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不少人闻讯而至。

    在一栋栋楼,一个个书架里徘徊,寻找着各类的书籍。

    除此之外……便有许多的伙计,在这里头穿梭。

    给读书人供应糕点和茶水。

    读书人们一个个不出声,都看得如痴如醉。

    朱棣瞠目结舌,看这些读书人的模样,显然……这里确实比青楼……还要有吸引力。

    偶尔,有人低声窃窃私语,兴奋地说着自己手中书的内容。

    恰在此时,张安世出现了。

    张安世无声地朝朱棣一笑。

    朱棣背着手,无事人一般地跟在张安世后头,到了后面的一处书斋。

    这里应该是图书管理员们的场所。

    他们要负责的,乃是对各种图书进行分类,并且细心地在这一排排书架上,标上书录,方便大家来查阅。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给人斟茶递水的,人在此读书,难免废寝忘食,茶水总要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