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九章人情冷暖  扬锋汉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三十九章人情冷暖 (第1/3页)

    春寒料峭,江风拂体生寒。杨安玄身着素色皮袍,外披着麻衣,神色木然地看着江面。

    堂邑与建康间的江面宽达二十余里,往来船只穿梭往来,一片繁忙景象。

    正月十三日接到朝庭归还杨佺期和杨广人头并召他入京奏对的公文,杨安玄带了张锋和族人杨恢起程前往建康。

    动身之前接到阴敦的信,信中表示了慰问,婉转地表达了若是杨安玄丁忧,他有意谋求汝南太守,算是与杨安玄不谋而合。

    经过胡藩的分析,杨安玄已经决意丁忧去职,阴敦若能顺利接手汝南太守对他、对汝南来说都是件好事。

    阴敦在信中透露琅琊王对他的支持,言辞中流露出司马德文对杨安玄十分看重。

    杨安玄微微一笑,两次救援洛阳成功,自己显露出自身价值,朝堂诸公自不会漠视。

    信中阴敦谈到了建康朝局,司马元显日渐骄横,会稽王醉生梦死,琅琊王有意振作等等。

    看来阴兄转任琅琊王内史后深得信任,信中有意无意地多次替琅琊王说项,此次进京看来免不了要与琅琊王打交道。

    船只从石头城下经过进入秦淮河,河上彩舫招摇,即便是白日,丝竹歌舞声依旧不断,好一派升平景象。

    杨安玄在新桥下船,他在建康所买的宅子在小长干,距此不远。

    小长干的宅子是杨怀在打理,他和许氏一起打理着建康的两家面馆,照看杨安玄在京中的家业。

    张锋和杨恢从船上牵下马,杨安玄看到阴敦从路边的牛车中出来。

    一年多未见,阴敦留起了短须,看上去胖了些,显得成熟了许多。

    看到杨安玄身披斩麻,阴敦面容一肃,与杨安玄相对揖礼后道:「安玄,令尊遇难,让人痛惜,请节哀顺便。」

    杨安玄郑重揖拜道:「多谢阴兄将家父和家伯的人头领回。」

    朝庭召杨安玄进京的同时,下令发还杨佺期和杨广的人头,阴敦带了杨怀将两者的人头领回,用木匣盛放好,暂时安置在杨安玄的宅中。

    杨怀得知杨安玄要来,早已将家中收拾妥当。大厅搭起灵堂,将装杨佺期和杨广人头的木匣安放在棺柩中,等杨安玄回汝南时运回。又在正屋前的右侧结一草庐,让杨安玄在建康时住在其中,算是结庐守丧。

    灵堂白幔飘飘,纸钱飘飞,杨安玄自然要尽孝子之道,跪地哀哀痛哭。

    虽然礼法崩坏,有很多人不按礼法守孝,守孝期间食肉、玩乐的人不在少数,杨安玄觉得自己应该遵从约定俗成的风俗,树立形象。

    穿越成杨安玄,与杨佺期的父子情谈不上多深,在灵堂氛围下,杨安玄更多地想起前世的种种,悲从心来,无声泪下。

    哭了一会,杨安玄让杨怀前去瓦棺寺请僧人为父亲和伯父超度亡灵。

    半个时辰后,杨宅内响起钟磬木鱼声,一队僧人在灵堂前念诵《地藏经》,超度亡灵。

    袁涛得知杨安玄到来,赶来家中帮着打理。阴敦也特意向司马德文请了假,帮着接待吊客。

    按照习俗,超度期间大门打开,不管认不认识都可来吊唁,丧家不得拒绝吊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biquluo.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