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三章八面来风  扬锋汉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二十三章八面来风 (第1/3页)

    秦军举兵攻打洛阳,建康城内微风轻澜。

    去年三镇作乱,王恭身亡、庾楷败逃,荆州殷、桓、杨分别占据荆、江、雍三州,实际已成割据之势。.

    洛阳告急,朝堂诸公分成三派,以谯王司马尚之、五兵尚书董怀为首的一派认为洛阳是国之故都,意义重大,而且洛阳若失,淮河、汉水一带将落入秦人之手,要合豫、青、衮等数州之力相救。

    另一派护军将军桓修则认为雍州杨佺期桀骜不驯,与殷仲堪、桓玄形如割据,正好借秦人之手削落荆、雍、江三州实力,可命殷仲堪、桓玄率军北上救洛阳。

    吏部尚书车胤、祠部尚书郗恢、御史中丞江绩等人认为可参照三年前故事,命北府军出兵北上。

    四月,司马元显子夺父权,任扬州刺史、司徒,与其父司马道子并录尚书事,司马道子府邸在东称「东录」,而司马元显府则称「西录」。

    六月,尚书令王珣病逝;八月,左仆射王雅身逝,这两人是孝武帝时的重臣,虽然两人被司马元显架空,但朝堂上威望仍在,两人逝去对司马元显来说不亚于搬走了身旁的两块巨石。

    司马元显将司徒让于琅琊王司马德文,又拜琅琊王师何澄为尚书左仆射。

    何澄是晋穆章皇后何法倪之兄,品行高洁,但脚有疾不良于行,时常卧病。

    司马元显以天子名义特准其不用朝见,可在家处理政务,又让其领扬州大中正之职,用散骑常侍张法顺佐之。

    至此,朝堂大权被司马元显牢牢把控,从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府门前的情形便可尽知,西录门庭若市,东录门可罗雀。

    争论了五六天,朝堂众臣仍没有一个结论。谯王司马尚之的奏疏呈来,称杨安玄率汝南郡兵一千四百人北上救援洛阳。

    奏疏宣读之后,祠部尚书郗恢奏称杨安玄此举乃弥天大勇,朝庭应该加以奖赏,五兵尚书董怀附议。

    领军将军孔安国(孝武帝逝后转任)以为,杨安玄未得朝庭授意,仅得谯王许可便擅自领军出征,应加以严斥。

    丹阳尹司马恢之奏称,汝南太守杨安玄是雍州刺史杨佺期之子,要查问杨安玄是否得了杨佺期授意。

    江绩和车胤两人坐在一处,江绩轻语道:「车兄,你这个弟子倒是勇于任事之人,与其父不同。」

    车胤捋着胡须,有些自得地道:「虽千万人吾往矣,安玄确实当得个「勇」字。」

    见众人争论不休,司马元显起身道:「此事待愚禀过父王,再听听何仆射的意见再做决断。」

    驱车回府,司马元显知道府中有不少人等候,特意绕了个弯先来到会稽王府。

    王府的佐官听闻世子来了,纷纷出来逢迎,谁都知道这位世子权倾朝野,看看两府门前的车辆就知道了。

    若是能投了这位世子殿下的眼缘,从东录转到西录,虽然相隔不过里许,却是天壤之别。

    「父王在何处?」司马元显昂首大步朝里走,问道。

    从事中郎梅琛哈着腰笑道:「世子,大王在清音楼听戏呢。」

    司马元显夺了父亲的权柄后,便让赵牙新修了这清音楼,让司马道子安心听戏饮酒。

    清音楼是两层的木楼,戏台建在一楼的通道之上,观戏人可在坐在楼上观赏。

    司马元显来到清音楼时,正听里面唱「……岁岁春风长野苔;山上桃花红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biquluo.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