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九章祸起三吴  扬锋汉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零九章祸起三吴 (第1/3页)

    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由张鲁父子发起,在巴蜀、汉中一带流传。张鲁降曹操,五斗米道开始流传进河北。曹操和曹丕都重视五斗米道,利用其宣传「汉将终,魏当受命于命」,为曹魏禅代进行思想宣传。

    司马炎代魏立晋,开始提倡忠孝治国,打压五斗米道。然而不久,八王之乱爆发,永嘉南渡,天下动荡不安,天师道(五斗米道)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士族中王羲之、谢道韫这样名字中带「之」、「道」的,多半中天师道信众。

    天师道在民间信众很多,朝庭为了拉拢民心,转而扶持天师道,朝中大臣纷纷拜天师道首杜子恭为师,杜子恭死后,传道首给孙泰。孙泰是琅琊人,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永嘉年间随朝庭南渡后,孙泰拜杜子恭为师,得传道术。

    孙泰深知要让天师道发展,必须交结朝中大臣。与时任廷尉的王雅交好,朝中一批大臣师事之。

    太元十八年(393年),王珣怕天师道威胁皇权,力劝孝武帝将孙泰放逐广州。哪料广州刺史王怀之也是天师道信徒,征召孙泰为郁林太守,天师道在交广地区得到发展。

    太元二十年,少傅王雅建议孝武帝召回孙泰,先后出任徐州主簿、辅国将军、新安太守,不到十年时间,天师道借助士族的推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王恭兵败身死,孙泰却不肯息兵,依旧招聚人马,聚资亿万。有识之士皆感觉孙泰存心不轨,只是障于他与中领军司马元显关系密切,没有人向朝庭举报。

    会稽内史谢輶(谢石第四子)发觉情况不妙,向朝庭举报孙泰有谋反之心。司马道子接到奏报时,正值殷、桓、杨三家在浔阳会盟,司马道子生恐后方不安,所以答应了荆州军的条件,全力对付孙泰。

    司马道子知道儿子司马元显与孙泰交往甚密,让其写信给孙泰,声称让他进京为天子讲道。

    司马元显心有不愿,却不能违逆父王,只得依命写信。接到司马元显的信,孙泰不觉有伪,带着儿子进京,准备向会稽王父子讲授长生不老之术,谋取国师之位。

    成为国师的想法来自三年多前北方道士寇谦之来访,交谈中孙泰得知寇谦之有意成为帝王师,让天师道成为国教,这让孙泰亦感动心。

    司马元显的信中隐约提及,其父会稽王对长生之道很感兴趣,孙泰精心准备了一番,准备打动这位朝庭的实际掌权者,让天师道成为国教,作为教首的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师,起兵造反一事暂且放下。

    十二月二十日进京,孙泰父子七人直接被关入廷尉;十二月二十二日,孙泰与其六子被斩于市。前新安太守杜炯是天师道信徒,率天师道信徒在京口叛乱,被中领军司马元显率军平灭。

    孙泰兄子孙恩得到叔父被杀的消息,连忙逃入海岛(1)。天师道信徒认为孙泰是「蝉蜕登仙」,有不少信徒前往海岛中追随孙恩,孙恩聚集数百人,伺机复仇。

    三吴士族傻了眼,这一次又押错了宝,生怕迎来朝庭又一轮清算。

    商议之后,派人带了重礼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biquluo.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