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们办  大流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壁落小说]https://wap.biquluo.info/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们办 (第2/3页)

最后一滴血!

    ........

    武英殿中发生激烈的争执。

    争执原因自是关于是否去帝号。

    豫亲王多铎迫于局势不得不违心同意议和,但骨子里却是不愿议和的,因此一听顺军方面竟敢咄咄逼人,要大清皇帝降称国主,忍不住又说起坚守以待多尔衮、阿济格赶回的话来,甚至叫嚣于北京共存亡。

    代善沉吟不语,顺军方面执着于要大清皇帝去帝号,甚至不去帝号就不和谈,让这位一心想要出关的老王爷有些吃不准,生怕弄巧成拙因此坏了议和,导致北京被人家攻破,那时可就真是因小失大,连后悔药都没的吃。

    宁完我提出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其认为顺军方面虽然欺人太甚,但也可从此事看出顺军确是愿意同大清和谈,否则何必执着帝号之事。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顺贼是小聪明而大糊涂。

    大清此时势弱可以降称国主,但一等出了关聚拢了兵马,再称皇帝你顺贼还能打过来不成。

    “流贼无人矣!”

    众满洲王公贝勒及那大学士们没来由的倒生出了高人一等的心理。

    多铎却还叫嚷绝不能让皇帝降称国主,吵得不可开交时,饶余郡王阿巴泰提出一个建议,就是由在京宗室和八旗议政大臣共同投签决定是否去帝号。

    代善和济尔哈朗也不想同多铎闹得太僵,也同意大家共商。

    多铎一人难“敌”三王,只好同意。

    没想竟成了一次“民主”的试验。

    投票结果是赞成去帝号和谈的34人,不赞成的11人。

    少数服从多数,面对大多数人的选择,多铎也只得捏着鼻子不吭声,结果很快被报进慈宁宫。

    一直等侯消息的国主福晋同圣母太后叫内侍吴良辅过来传话,说:“太宗皇帝在时,曾言攻伐中国非一朝一夕之事,当缓图之。今既中国不能速取,便当依太宗皇帝在时,先行出关,他日再图。”

    有了两位太后的“背书”,户部尚书英俄尔岱便出城向顺军通告大清可去帝号,以后称满洲国主。

    顺军统帅陆广远听后很是欣慰,当着英俄尔岱面说了一句:“他日我大顺可为叔国,你满洲可为侄国,叔侄一家,各安其国。”

    之后,双方就清室出关的细节与技术性问题进行具体磋商。

    在双方都有诚意的基础上,顺、清两家进行了友好的协商,互相交换了意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

    出关路线没有问题,北京东出直奔山海关,从广宁返回辽阳。沿途顺军兵马大部撤离,只离少部人员加以“监查”清廷是否如约返顺盛京。

    当着英俄尔岱的面,陆广远手书军令发往关外第七镇,命第七镇自收到军令后即刻整军前往辽南,等侯海船返回山东。

    清军方面同样也颁出给盛京总管何洛会的军令,命关外清军立即停止与顺军的敌对行动。

    同时,将请皇帝旨意,分别遣使往摄政王多尔衮及英亲王阿济格军中颁谕和谈之事,至于这两支大军如何出关,将由顺军方面同清廷留下的专门使臣再行商议。

    清廷提出顺军方面必须保证即日起让出通往山海关的道路,并保证一百里内不驻军,陆广远原则上同意,并说清廷可派人督查。

    双方磋商时,陆广远不时接到军报,每每看完都是神情凝重,继而在一些本可争取的地方做出让步。

    眼看就要签订正式和约,并互换国书时,顺军方面突然提出一个让清使为之惊愕及气愤的要求。

    就是顺军只给清国两天时间撤离北京。

    “两天,你们的人能走多少走多少,能带多少东西就带多少东西,两天后仍留在北京城的,我大顺视为逆民,一律诛杀!”

    “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反正就给你们两天时间!”

    高杰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极其贪婪,丝毫不加以掩饰。

    两天时间,要将朝廷、皇室及在京满洲王公大臣包括八旗兵将、二十多万家眷全部撤离,怎么可能,又怎么来得及!

    就算是人能走,东西又怎么能带得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